日期:2025-10-17 05:55:36
鲁网10月16日讯“花一块钱剪个清爽发型,还有义诊和各种便民服务,咱宝源社区这服务真是办到心坎里了!”商河县许商街道宝源社区的“一元剪发”服务点前,刚理完发的居民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。这个始于便民的“小服务”,如今已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“主抓手”,走出了一条文化社区建设的务实路径。
宝源社区曾面临不少社区的共性难题:文化活动搞了不少,但居民参与度不高;邻里间碰面点头之交,缺乏情感联结。“与其花钱办‘没人看’的活动,不如从居民最需要的小事做起。”宝源社区党委书记黄静说。2025年初,社区摸排居民需求时发现,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较高,“出门理发难、怕花钱”是普遍诉求,“一元剪发”服务就此应运而生。
服务一开始,社区就没把它当成“一次性任务”:先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腾出专门区域,每月第二周星期二固定开放;又积极挖掘社会力量,与辖区理发店签订“宝源银发•一元剪约”公益理发服务合作签约,为居民提供专业贴心服务;年轻社工则在服务时跟居民拉家常,记下大家的“文化心愿”——“想体检”“怀念鼓子秧歌表演”“希望多认识邻居”,这些诉求成了社区文化活动的“菜单”,“消夏晚会”“亲子运动会”“暑期托管”接连举办,参与的居民越来越多。
展开剩余52%“一元剪发”就像个“粘合剂”,把居民、商家、志愿者都聚到了一起。辖区美发店老板主动送来新剪刀和消毒用品;擅长书法的居民在服务点设了“免费写福字”角;就连小朋友也跟着家长来当“小小志愿者”,帮老人递水杯、拿号码牌。社区还把“一元”服务费攒起来,成立“邻里互助基金”,给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帮助。服务点旁的“活动展示墙”上,贴满了居民理发时的笑脸,成了社区最暖的“文化风景”。
“以前社区搞活动,得挨家挨户通知,现在居民都主动问‘下次剪发日有啥新花样’。”黄静感慨,基层文化建设不用贪大求全,把“民生小事”做细做暖,就能让文化“活”起来。如今,宝源社区“一元剪发”已服务居民超200人次,衍生出多支志愿队伍,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明显提升。
接下来,宝源社区计划把“一元剪发”的经验复制到更多服务中,推出“健康义诊”“上门体检”等项目,让每一项便民服务都成为文化社区建设的“落脚点”。“我们就是想让居民觉得,社区不仅是住的地方,更是有温度、有感情的家。”黄静说。(本网记者)
国内十大股票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